美國前國防部長馬克.艾斯培(Mark T. Esper),最近出了回憶錄《一觸即發》,說明在美國評估是否動用軍事武力時,他會考量以下9個因素,其優先順序如下:
1. 美國是否已遭受威脅?
2. 所涉及美國利益的性質與重要性。
3. 是否考慮「非軍事」手段,並將其納入可能應對方案。
4. 動用武力可否達成「明確」又「可實現」的目標。
5. 作戰行動的可能成本與後果。
6. 擬定的武裝行動規模是否適當?
7. 國會意見為何?
8. 國際盟友態度。
9. 國內與國際法的法律基礎。
艾斯培在其近18個月部長任內,隨身攜帶「動用武力的『9點考慮』」,每次面臨國際衝突,考量是否應採取軍事手段的過程中,他都會審慎評估這9個因素。
事實上這絕非個人之見,放諸美國官場,相信大部分決策者都如此。因而若台海爆發戰爭,美軍是否會來,我們應從從這「9點考慮」分析:
1. 美國是否已遭受威脅?
統一台灣可能威脅美國本土的安全,或危及美國人民的生命嗎?
2. 所涉及美國利益的性質與重要性。
台灣的自由與民主,與美國的國家利益有什麼關係?即使有,重要性又為何?
3. 是否考慮「非軍事」手段,並將其納入可能應對方案。
俄烏戰爭讓世人清楚看到,為了避免核子大國的毀滅性戰爭,美國可能採取各式各樣手段,但美軍不會介入。
4. 動用武力可否達成「明確」又「可實現」的目標。
美軍介入台海戰爭的明確目標是什麼?戰勝,確保台灣獨立?或不敗,維持兩岸分裂分治?在今日中共具備第一島鏈軍事優勢的前提下,「戰勝」是可能實現的目標嗎?
5. 作戰行動的可能成本與後果。
戰爭的「強度」與雙方鬥志有關。台灣問題是北京「核心利益中的核心」,中共必定拚戰到底。華盛頓具備「絕不退讓」的鬥志嗎?
6. 擬定的武裝行動規模是否適當。
台海戰爭的戰場在台灣海峽,大陸的家門口,美軍跋涉千里而來,這場「跨海」世紀大戰若想得勝,美軍須動員多大的兵力?
7. 國會意見為何?
政治決定打不打,軍隊決定如何打。冷靜考量前述6個因素,美國民意會支持嗎?代表民意的國會議員又會支持或反對?
8. 國際盟友態度。
美中大戰將成為全球經濟不可承受之重。全球各主要國家,可能站在支持或反對的立場?
9. 國內與國際法的法律基礎。
台灣非聯合國會員,兩岸戰爭就法律層面而言屬「內戰」,而美國也承認「一中原則」。若美軍介入,法律的基礎是什麼?
設身處地站在美國人的立場,冷靜思考以上問題,若你是美國的決策者,可能支持美軍介入台海戰爭嗎?